在線咨詢
發布時間:2020-11-16
瀏覽次數:339
霍爾效應在1879年被物理學家霍爾發現,它定義了磁場和感應電壓之間的關系,這種效應和傳統的電磁感應完全不同。當電流通過一個位于磁場中的導體的時候,磁場會對導體中的電子產生一個垂直于電子運動方向上的作用力,從而在垂直于導體與磁感線的兩個方向上產生電勢差。
雖然這個效應多年前就已經被人們知道并理解,但基于霍爾效應的傳感器在材料工藝獲得重大進展前并不實用,直到出現了高的強度的恒定磁體和工作于小電壓輸出的信號調節電路。根據設計和配置的不同,霍爾效應傳感器可以作為開/關傳感器或者線性傳感器,廣泛應用于電力系統中。
固體材料中的載流子在外加磁場中運動時,因為受到洛侖茲力的作用而使軌跡發生偏移,并在材料兩側產生電荷積累,形成垂直于電流方向的電場,使載流子受到的洛侖茲力與電場斥力相平衡,從而在兩側建立起一個穩定的電勢差即霍爾電壓。